圈子艺术

  • A+
所属分类:生活随笔

    也不知道为什么小脑一抽想了这么个标题“圈子艺术”,毕竟我只是个24K纯纯的理工男,一个混迹于中关村互联网公司的基层劳动人民,对于艺术的认知也仅限于还是个懵懂少年时从书上开到的一句屁精屁精的话“看不懂的都是艺术”,好吧,从这个角度理解,我还是有一定的艺术家潜质的。

    言归正传,关于“圈子”这个话题一直想找个机会总结一下,但总是有一种看不懂、摸不透、玩不转的感觉,所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最近看了几篇跟这个话题相关的文章,很有感触,所以还是决定拿出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和感悟。

    先从博客的标题说起,"圈里圈外"有两层含义,“圈里”是指我们每个人日常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种行为其实都是在各个圈子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圈外”是说对于陌生的人和事,我们其实是处在圈子的外面。吃货有分享美食的圈子,驴友有户外出行的圈子,明星有娱乐圈,工作有合作交流的圈子,生活有酒肉朋友的社交圈和各种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朋友圈...人在社会活动中相互沟通协作的行为,就会组成一个个圈子。圈子有大有小,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既是圈中汉,又是圈外人的角色,努力扮演好自己不同圈子中的不同角色逐渐成为我们提升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

    分享一篇文章《有圈子和混圈子,从来都是两个意思》,原文如下:

    任何关系都是存在交换和成本的。
    朋友之间是,恋人之间是,上下级之间更是,其实就连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存在的。如果有这个概念,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社交成本绝不单单是指经济,说这个人有钱没钱,条件好不好,是不是富二代。它囊括了方方面面,比如长相,性格,能力,和处事态度。
    我的一个朋友,她从来不攒钱,有多少花多少,结果钱赚的是越来越多。原因在于她从来不乱花钱,因为自身也不是什么富二代,没有那么多资源更没有那种特有的圈子概念,钱更不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所有越花越有钱,只是她懂得如何提升自己降低社交成本。
    她赚了第一个八万块的时候,不同于大部分人的赶紧找个银行存起来,或者逛街shopping的挥霍一下,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她的第一桶金。
    先用其中的四万块钱整容,弥补了自身鼻梁特别低,下巴不够尖的遗憾,再打上一针水光针,皮肤看起来好极了。又用其中的7000块办了一张本地最贵的健身年卡,坚持减肥健身,这两项改变加起来,一下就把她从一个路人甲变成了一个女网红,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和人交往与人沟通也变得特别有信心。处事更加游刃有余,落落大方。
    因为既是单身,颜值又高,性格还好,健身房的好多人都开始主动向她示好,求认识求勾搭。
    要知道这可是本地最贵的健身房,能去得起的人大多数身价不菲,很少有像她这种溜缝的人存在,所以很快,她就通过健身认识了很多本地条件不错的人。
    可是这种认识能带来什么有效的资源吗?其实并不能,人际交往中是存在交换的,因为你好看,性格好,所以我想和你认识,可是除此之外你并没有其他可以带给我的了啊。所以关系也就只能停在认识,混个脸熟。
    她就是特别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果断的用剩下的三万块钱参加了几个业务针对性强的培训班,开始给自己充电,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东西,多看多听多感受。
    课程的价值不菲,自然也就格外珍惜,笔记用红色和黑色记号笔交叉记录,重点突出,记了厚厚的一大本。她不同别人的专注和坚持,超出别人的用心打动了培训老师,当然了,咱们也不能闭着眼睛说这事和长得很好看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总之,培训老师对她是格外照顾,很多的机会都优先给她,理论加实践相结合,她的专业水平从此也跟着大幅度提升。每次小测试中也总能在培训班里拔得头筹,逐渐在培训班里崭露头角。
    参加培训班的都是什么人,都是业内的相关人士,她的能力这么强,大家也就都有意的向她靠拢,慢慢还组织起一个业界的联盟,资源共享,优势对接。她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大,机会开始越来越多,培训班里的人还总是在联盟内宣传她有多么多么厉害,能力有多强,因此她得到了之前根本不敢想的机会,赚了人生的第二个第三个八万。
    等到她赚到第一个八十万的时候,她向银行贷款了二十万。买了一辆一百万的车,我们都说你丫的是不是疯了,就不能稳当点的过日子啊。
花这多钱买个房子,再安稳的买个十几万的小车一开,是不是也是人生赢家啊。
    她对这些话不予理会,只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话,“如果我那么做,那我会一直停在只能赚八十万的阶段。”
    果真,她开着一百万的车直接迈向了拥有百万车人的圈子,一个人条件好,身边的资源自然也会跟着多,圈子的水平就会相应的提高,眼界面也随之扩大,她通过这些人发现了更多的机会,明白了自身的狭隘面,又开始给自己充电,然后回头去健身房,和其中一个开三百万车的高富帅恋爱了。
    高富帅思想开放程度比较高,所以也根本不介意她是不是整容出来的人造美女,只看重女朋友温柔又好看,可独立可小鸟依人,活好还不粘人,这样的女朋友从哪找啊,所以更玩命似的对她好。根本不去外面掂花惹草,还总是充满危机意识,害怕女朋友被人撬走。
    人美,业务强,条件好,老公棒。从此,人生更是芝麻开花势不可挡。
    我们问她,何必绕这么大一圈呢,当时去健身房的时候,不就有好多高富帅和你搭讪吗,那个时候从中直接选一个,是不是更快捷高效啊,又何苦浪费这么多时间。
    她又说了一句让我很喜欢的话,她说“吸引一个人并不难,难得是你能不能留住他。”是啊,你除了长得好看,什么都不会,又什么资本的都有,凭什么让人家一直死心塌地的和你好啊。你说你对他是真心的,可是真心这个东西又是很虚幻很缥缈的一种概念,如果愿意。每个人都可以付出真心,在真心的同样的情况下,是不是又到了对实际状态的比拼?跪舔的交往是维系不了多久的,因为你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它需要你用不断的毫无自我的迎合的打造,跪在地上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这就很好解释了很多女明星嫁到豪门又惨遭离婚背叛等等尴尬处境,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留住他,交换的价值不够。
    当然说我朋友的这个例子绝对不是鼓励大家去整容,或者强撑面子去一些贵的地方。而是在谈论如何降低你的社交成本,你自己足够优秀了,很多机会就会相应而来,根本犯不着你为难自己勉强讨好可以接触,活的那么没自我,卑躬屈膝的,关系处不到位尊严还失无可失。
    对于朋友,你听说哪里有局就马上风风火火的赶去凑场,想多认识认识更高级的朋友,扩大扩大圈子,以后好说话,好办事。结果全程你只有尴尬地坐在一角,想插一句话都跟不上大家的思维节奏,像是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只有不断频繁应和着别人举杯的资格。肯定有人看到这里会说我说的太功利了,好朋友哪会计较这些啊,计较这些的还是真正的友谊吗?可是我想说,每一种社交都是存在交换的,就是纯粹的朋友之间也一定存在这种交换关系。不过可能你们交换的不是钱和物质,而是彼此心灵上的支撑和扶持。如果一个人既不能给你精神上的支撑,不能和你交换想法,不能为你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资源,能做的就是向你伸手不能的索取,这样的朋友,你还会交吗?
    对于恋人,你牺牲自己一心为人,然后自己每天哀怨地哭喊着自己多么多么的心如刀割,申诉着他多么多么狼心狗肺。“我明明已经付出了全部了,他为什么不知道感恩呢?为什么不会被感动呢?”尤其是每天后台一定会收到类似的留言,我爱他他不爱我这类的。
    对于这类问题,我的回答永远是这十二个字“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为什么不把这些心思用在提升自己上呢,你又高又帅又有钱,或者又白又美又好看,性格温婉,经济自由,你还会纠结担心这些问题吗?那时候早就角色互换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如果你特别迷恋一个人,那你一定配不上他。”既然都已经在微博朋友圈里反反复复地自我标榜了,那为什么就不能积极落实在行动上提升一下呢,等你超越他很多很多,那时候他就跑来跪舔你了。关于自身水平越低,社交成本越高的概述,网上疯传的有段却很现实的话太清晰地展现这点了:
因为你没钱,你存钱送她名牌包,她拿专柜验真假;可因为你有钱,你带她吃路边摊,她都认为觉得你够真实。
    而因为她不够漂亮,她为你洗衣做饭你都觉得生活平淡;可因为她是女神,她无理取闹你都觉得真可爱。
    你问我,什么是真爱?
    上下级关系就更不言而喻了,作为新人,把精力都用在混社交圈而不是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烦人程度不亚于站着茅坑不拉屎。如果说想通过认识更多的高层,用这样的方式提升自己,那不好意思,你两手空空的去套白狼肯定是想多了,从来都不会存在说别人只要认识你,就一定得提携提携你这么一说。回去好好干活,给自己攒点本事,这时候再疏通人脉,就会发现很多关系容易进行的多。
    就包括父母子女之间这么纯粹的感情也会因为一些关系成本而影响,子女整天在家无所事事散漫荒废的时候,爸妈的态度自然也不会太好,可到了子女事业有成,安家乐业,爸妈的态度肯定就一跃千里了。就像昨天我和上初中的小弟打电话,他和我哭诉,之前学习不好的时候,晚上放学回家他和我大姑说自己饿了,想吃点方便面,大姑很粗暴地打断他“你都胖成什么样了,快别吃了,消停学习去吧,天天就惦记着吃吃喝喝,什么时候有出息。”结果昨天他考试人品爆发得了全校第四名,回家嘴巴很寂寞,就跑去翻翻冰箱,碰巧被大姑看到,大姑上来很温柔地摸着他头说,“儿子,是不是饿了,想不想吃面,妈妈现在就给你煮,多给你加一个鸡蛋,我儿子天天太累了。”
    我十二岁的小弟和我说,他吃面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忽然一下明白了什么叫做社会和人性。听着他悲壮的话,我忍不住笑出声。
与其患得患失每天东想西琢磨,不如把这份精力花在提升自己上,用提升自己的方法降低社交成本,开辟更多的选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以前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这话放在现在显然已近不太合适,如今应该说,鸟大了,什么林子都能找到。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人情社会,有人好办事自然毫无争议,可千万别把混圈子当成什么主业正事。所谓圈子。人脉本质都是利益的交换。单纯的混圈子真的是混不长久的,不是说扩大交际不好,而是告诉你让自己能被人有所图,《增广贤文》中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明人们早已洞悉了社会关系的实用价值,“富人混圈子浅尝辄止,穷人走亲戚不醉不休”。社交成本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实际价值,网上一直流传着“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你是谁真的很重要,不是混圈子就会牛逼,而是牛逼才会有圈子。
    有圈子和混圈子,从来都是两个意思。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圈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很欣赏文中这个妹子的果断和胆识,不断的投资自己、提升自己才是最后的赢家,而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敢这么做的,攒钱省钱是大多数人的本能,我们需要的“安全感”往往来自与自己银行卡账户上的那串数字而不是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和人脉圈,这也就是“二八定律”告诉我们的道理,百分之二十的创业者拿着百分十八十的财富,不断的驰骋于富人圈,越来越富,二百分之八十的“穷人”却安逸与安贫乐道的穷人圈,越来越穷。做一个有圈子而不是混圈子的人,就是要不断的提升自我,从知识到品味,从能力到财富,只有真正拥有和圈中人对等的资格才能在圈子里站的更久更稳。

 

    也许真正懂圈子的人是不会像我这么无聊的写这些东西的,说实话对于如何处理工作圈、朋友圈这一类的事情,也是渣的要命,不过有几点经验还是愿意分享一下的,也许对你也有帮助:

1. 圈子不是死的。

    所有的圈子都是各种行为活动逐渐演化来的,就像鲁迅老人家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圈子亦如此,有些时候可以发挥我们的爱好和特长,把一些兴趣相投的人组织到一起,经常沟通交流,也会慢慢有了属于自己的圈子文化。插个小例子,前两天和一个正在机器人创业的朋友吃饭,他说现在机器人行业在国内还很弱,他们没有过多的资金,行业发展不像互联网创业这样明朗,很难拿到融资,所以这些小的公司都感觉自己薄弱到随时会被一阵风吹垮,于是他们自发联合创建了一个机器人联盟,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在一起,相互之间合作交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要为了加入某个圈子而努力,自己也可能会是这个圈子的中心。

2. 让自己更有特色。

    当圈子和能力一定,你需要找到和放大自己“让人讨喜的特色”——嘴贫的再贱点儿,轻松的逗比点儿,严肃的极客点儿,屌丝的再鸡血点儿;在这个情感消费升级的年代,最大的风险,是大家把你当个毫无特色的好工具。

3. 做圈子里最好的。

    就个人发展来说,我们不一定能做到行业里最好的,但尽量去做到是圈子里最行的。行业竞争很激烈,但我们本身是切切实实的或在圈子里,所以得到圈子里人的肯定往往更重要。

    最后,送上一段罗胖耐人寻味的逻辑结束此文:

    现代化,伴随着一个基本进程——“模块化”。它意味着:1. 模块内部结构高度复杂;2. 模块外部接口极其简单。最开始,是企业模块化。然后,是产品模块化。现在,是人的模块化。你能“嵌入”的系统越多,你的实际权力就越大。


圈里圈外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